当前位置: 热点 >

网络中国节·端午 | 端午寻访“非遗”守护人 天天讯息

来源:央广网 发表日期:2023-06-22 16:22:46

又临仲夏到端午,艾粽诗香醉中华。端午节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节日。今年端午,老年之声特别节目《“非遗”守护人》带大家认识几位与端午有关的非遗技艺守护人,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温度与魅力。


(资料图片)

悠悠艾草香,皎皎赤子心

每到端午时节,在屈原的故乡——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,野生艾草漫山遍地生长。秭归的艾叶叶厚绒多,是制作艾产品的上等原料。

作为“端午制艾”技艺的第五代传承人,宋发龙每年都会在端午节前后十天,进山采摘优质的艾叶,晾晒阴干至八九成,在通风、防潮的地方储藏三年以上,使其药效达到最佳。再利用传统手工制艾方法,通过千余锤捣碎,再经筛灰、除渣等工序,制作成艾绒,再将艾绒制作成不同规格的艾柱、艾条等艾草产品,具有杀菌、抵抗病毒等功效。

宋发龙,出生于秭归县马家山村,从小在擅长用艾的爷爷身边长大,亲身感受到艾草的强大功用。1996年,刚刚20出头的宋发龙就在村里跟随爷爷开始学习端午制艾技艺,熟练掌握全部流程。

目前,宋发龙正带领当地上百人学习并传承传统制艾技艺,他们用传统技艺制作出的艾产品主要有艾绒、艾柱、艾条、艾茶、艾枕、艾被、艾香、艾香囊等。宋发龙希望凭借传统技艺,为美丽乡村振兴奉献力量。

何以致叩叩?香囊系肘后。

屈原《离骚》中有“扈江篱与辟芷兮,纫秋兰以为佩”。意思是把装满香草的佩帏带在身上。说明香包早在3000年前——屈原所处的战国时代已是一种饰物了。

香包,在古代也被称为“香囊”“香袋儿”“荷包”,是古代中国劳动妇女创造的一种民间刺绣工艺品。战国时期以至秦、汉、晋,男人也会佩戴香包,晋以后才逐渐成为女人、儿童的专用品。宋时,官史朝服上开始佩戴香包。清代,香包成为馈赠佳品,特别是相恋男女以此作为馈赠的信物。到近代,香包是用于民间端午节的赠品,主要功能是求吉祈福,驱恶避邪。

在湖北,有位热心公益文化事业,大力传承“襄阳香包”制作技艺的非遗守护人。她虽已年过花甲,但为了制作更精致、更受现代人欢迎的香包产品,她积极探索、勇于实践。她就是“襄阳香包”第四代传人,今年61岁的崔明凡。

在清朝末期,香包制作技艺在南阳、襄阳一带民间就颇为有名,百姓中会这种技艺的并不少见。襄阳香包第一代传承人叫王巧,很会做针线活儿。王巧的女儿刘耀华传承了母亲的手艺,后来机缘巧合,嫁入襄城北街为当地大户人家做管家的陶姓人家。于是,刘耀华就带着女儿常年为主家做香包和刺绣服饰的活儿。

而崔明凡从小就受自己母亲的熏陶,对手工活儿有着浓厚的兴趣。上世纪八十年代,她从河南南阳嫁到湖北襄阳,跟着夫家婆婆学习并传承制作香包,成为襄阳香包第四代传人。崔明凡现在虽已年过花甲,但为了制作更精致、更受现代人欢迎的香包产品,她积极探索、勇于实践。他希望,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带着“襄阳香包”这个非遗项目走出湖北,走向世界。

内容来源: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老年之声

策划:林亚林、李静

节目责编:关键

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“央广网”客户端。欢迎提供新闻线索,24小时报料热线400-800-0088;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“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”线上投诉。版权声明: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。转载请联系:cnrbanquan@cnr.cn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。

x
推荐阅读 更多